2月2日,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构工场”)宣布完成3.59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产业资本中石油昆仑资本领投,义翘神州、爱力克投资、中农基金、鸣渠资本、临港蓝湾资本、基晟基金、上海自贸区基金跟投,原始股东GRC SinoGreen Fund(富华资本)、红杉中国、混改基金、众海投资继续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后,微构工场将进一步提升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研发能力,推进万吨级PHA产线建设,加快“PHA Life”绿色低碳生活制品开发和全球化业务布局。
融资之外,微构工场也会与投资方加强资源对接和业务合作。微构工场与中石油昆仑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以PHA(聚羟基脂肪酸酯)为主的生物基材料应用开发,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微构工场与义翘神州签署战略合作,拓展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开发,通过核心技术赋能医药产业。
01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推动PHA大规模产业化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生物经济概念也被多次提及。 伴随着各项生物制造相关政策的出台,微构工场积极响应号召,以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助力绿色碳中和的实现。 微构工场联合创始人吴赴清表示:“感谢各机构对微构工场的信任与支持,自成立以来,微构工场始终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绿色发展和社会重大需求。微构工场总部坐落在北京中德产业园,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各级部门对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有非常有力的政策支持。未来,微构工场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赋能合成生物学产业,以“平台+产品”模式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吴赴清介绍,微构工场也将深入推进万吨级合成生物学产线的建设,推动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于一体的数字化双胞胎系统落地,在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02 — 打造“PHA Life” 让合成生物学走进公众视野 在成立两周年之际,微构工场也将围绕“PHA Life”,联动上下游打造以PHA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PHA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物材料,是微构工场的核心产品。PHA的类型有150多种,当前微构工场已经开发有多类型的PHA产品管线,包括PHB、PHBV、不同比例的P34HB等,可以运用于医疗、服饰、3D打印、日常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生活应用场景。 图 | 微构工场的首个PHA材质的3D打印产品 作为拥有全球前沿合成生物技术以及PHA大规模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微构工场创新地提出了打造以“PHA Life”为核心理念的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在PHA市场化过程中,全方位拓展PHA的绿色新应用,让更多人能够用到100%生物基的PHA产品,享受到绿色、优质、可持续的生活新方式。 未来,微构工场将依托“PHA Life”,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以PHA为核心的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03 成绩斐然 近一年来微构工场获多项成果 过去的2022年,微构工场团队与合作伙伴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收获了难得的成长和成绩。 首先是核心研发能力的突破,完成了多项围绕PHA的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可生产PHB、P34HB、P34HBHV等多种材料。此外,微构工场在关键领域布局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十项,产品管线全面覆盖上述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微构工场的PHA产品,也获得了USDA100%生物基产品标签、TÜV南德的食品接触两项权威认证。 图 | 微构工场研发实验室 产业化方面,微构工场年产千吨的合成生物学智能生产示范线顺利建成并试生产成功,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报道:昔日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闲置工厂,如今摇身变成全球最先进的合成生物生产线之一。同时,微构工场与安琪酵母合资公司-微琪生物的年产3万吨PHA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湖北宜昌。 图 | 微构工场千吨级合成生物学智能生产示范线 随着研发与生产取得丰硕成果,微构工场也获得了众多合作伙伴的青睐和认可,2022年与安琪酵母、恒鑫生活、美团青山科技基金、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恩格拜、同杰良、深度智控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市场化进程。微构工场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同样取得进展,目前微构工场已取得法国、荷兰、英国等多个欧洲客户的销售订单,并完成了美国客户的产品验证。 微构工场也广受海内外关注,在过去一年,微构工场成为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INSPIRO NETWORK成员,并获评人社部全国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财富》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公司、2022年亚太地区清洁技术25强、《36氪》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年度企业。